苏轼的《赤壁赋》,是许多人心中口头禅之一,因其雄奇、激扬、自然流畅,被视为楹联之外最成为流传吟诵的佳作之一。
这篇篇赋,是苏轼借“赤壁之战”之际,将爱国之情、文学修养、兴亡历史与自然山水、人生哲理、身世遭际交织一炉,自然流畅、情感真挚,让读者无不为之动容而倾诉悠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无疑是苏轼离骚的著名开篇,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惊涛拍岸及人物的壮美神态,表达的是自然与人的悲壮交响,是万古流传的励志之作。
苏轼笔下的山河苍茫,人物异彩纷呈。人物形象则颇有神韵,刘备、周瑜、诸葛亮都极富传奇色彩,更透露出轻盈幽美之气质。赤壁之战,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战役,这篇文学名篇,更是让赤壁之战名扬天下。
百年之后,苏轼的文学成就已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而《赤壁赋》则成为了他不朽的文化遗产,历久弥新。
苏轼:赤壁之战九州之间,投笔而言忠情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句话,毫无疑问,苏轼的《赤壁赋》是所有人在读、在写赤壁之战时必不可少的“素材”之一。然而,这里不是介绍《赤壁赋》的瑰丽之处,而是另一个赤壁事件的故事。
作为“文人世界里的诗人”,苏轼是以文字闻名于世的画家。在他的人生历程中,即便是经历过多番风雨和失意,诗歌仍有感人的情趣与故事。特别是在他到湖南当官时,不曾想到要面对的是,超出想象的贪官已经把当时的孝感(今随州)搞得千疮百孔——河流淤塞,教育廉价如草纸,百姓疲于奔命。
这时候,苏轼发现这些贪官不是不知道该干什么,而是人情的利益盘根错节,必须靠更高级的机关来清扫,但他又不能接受朝廷的腐朽和逻辑。在这段时间里,苏轼现在的心态十分复杂——在某些时候,他觉得作为一个文人只应该作出贡献,而不是像一个恶毒的野兽般生存,在另外一些时候,他仍然觉得他自己的做法不妨至少有一些点滴和骄傲。
在一封写给精神导师的信中,苏轼嘲笑了那些不识时务的政客,并引用了他自己19岁时在《国史》中看到的一段记载。在赤壁之战期间,当三国鼎立,世间的军阵将领都在一起征战时,唯有诸葛亮抛弃了兵器,投笔而成《赤壁赋》一文。
在苏轼的看来,诸葛亮的所作所为既有道德上的高尚美德,也是一种真正“战争的胜利”。因此,他希望自己的信件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传阅,带给那些像他一样重视文化和道德的人们一些启示和慰藉。
回到赤壁,正是苏轼意识到,眼部的“境界”应该比耳机更强。他说,孔明虽然“不吾知其亮而照諠”,却依靠笔墨与乐谱创作出《龙凤呈祥图》和《赤壁赋》,成功地把赤壁之战作为文学事件的实例奉上。
苏轼《赤壁赋》:万里长江横渡,回头看,人影在沙洲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岁月如梭,如今已到了赤壁之前,万里长江横渡,回头看,人影在沙洲。苏轼以他自由奔放的文采,写下了这篇气势磅礴、意境深远的《赤壁赋》。文中他笔走龙蛇,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也到达了讴歌人生、颂扬生命、咏史怀古的境界,这让人叹为观止,纵情追思,萦绕在文学史的长河之中,成为不朽传世之作。
这幅画卷式的文章也被用来形容豪情壮志的人生。从《赤壁赋》中,我们也可以领略到苏轼那种超脱情感和绝佳文艺功底所表现出来的完美意境,以及江山如画、人生如梦的感人心魄之处。如今我们仍在长江两岸歌唱这些风流千古的人物,依然会想起三国,想起赤壁,想起峥嵘岁月中那些惊天动地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