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决定,俄罗斯旅游胜地双峰山正式成为中国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陆地区又被称作长白山天池)。而这一消息,也让全世界的人趋之若鹜。
双峰山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山市境内,总面积达到了2762平方公里,境内山峰错落有致、峡谷深邃幽静、河流清澈碧蓝,拥有了“人间仙境”“东北第一景”等美誉。在这里,可以看到原始森林的苍翠,也能感受到壮美的冰瀑景观,还可以品尝到爽口的野味美食。
双峰山虽然处于西伯利亚寒带,气温寒冷,但是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拥有了非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如黑鸟、黄腹松鸡等近千种动植物都栖息在这里。同时,这里也是东北虎、豹、鹿、猪等珍贵动物的栖息地,它们在双峰山上自由繁衍,形成了生态平衡。
据了解,双峰山的世界文化遗产申遗成功,既是对双峰山资源保护和旅游经济的促进,同时也对中国文化遗产的增添,将推动中国在文化领域与世界的交流与互动。
终于等到你:中国再添一处世遗!
在6月26日开始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四川广元市蜀山区提议的“中国柴山地震遗址及其周边古建筑群”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大陆第56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中国柴山地震遗址位于四川广元市北部什邡市柴山镇良田村,是中国古代地震震害与古建筑群、铜制工艺的博物馆。地震遗址面积640平方公里,分布在四川什邡和广元市北部区域,是国内已发现的地震遗址中规模最大的。这里还有一批高丽军民及明清时期地方知名人物等的墓葬,数量超过千座。除此之外,还有近3000座明清典型民居以及多处古代工程和跨越不同时期的铜制工艺品。
此次入选世遗,不仅是对中国柴山地震遗址的认可,也是对全世界古建筑以及文化历史遗产的保护调研工作的充分肯定,这对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都有重要意义。
中国再添一处世遗,连年入选的中国文化遗产如何被保护?
2021年7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2021年度新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关于中国的消息让人振奋。随着云冈石窟等传统遗迹的保护修复工作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而中国再添一处世遗,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和信心。
这次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名为“扬州瘦西湖文化景观”,早在2019年就曾被列入申遗名录,如今终于被正式认定,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亮点。这表明我国在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方面正逐渐走上一条融合历史、现代和未来的道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扬州瘦西湖自古以来就是一片优美的风景胜地,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性景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今,该景区的保护修复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旨在通过保护景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存,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作为国家的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符号,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并承载着民族和地区的文化记忆。因此,保护好它们,就是保护好我们的文化根脉和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我国不断推进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工作中,越来越多的瑰宝会被重视和保护起来,让世界文化遗产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