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汉语中,“灯火阑珊”往往用来形容夜景,寓意着落寞、深情。其实,灯火阑珊的意思并不局限于夜晚,在古代诗词中,它还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灯火阑珊”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书·卷四十五·魏征传》中:“吾前出贡道,逢暮至骊山南麓,灯火阑珊,远闻钟声。十年后一游此地,子孙扪心,目断肝胆。”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唐代大臣魏征在途中经过骊山,在夜晚看到了远处的灯火,听到了钟声,感慨十分。十年后,他再次来到这里,回想这个经历时,感慨万千,非常深刻。
在唐诗中,灯火阑珊被用来形容别离的离愁、离别的伤感、人生的无常等深刻的意境。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经典诗句,都运用了灯火阑珊的意象。
总的来说,“灯火阑珊”是一个十分富有诗意的词汇,是古代文学中的一把妙笔,在现代汉语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