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送别,是古代最有名的送别方式之一,被誉为“曲终人未散,折柳更何言”之句的典故。关于折柳送别的起源,目前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是源于战国时期的一位诗人屈原之父,他因政治上的不得志和刻薄的环境而精神抑郁,经常在梅岭山一侧徜徉。他恰巧碰见了年过九旬的老人,老人告诉他:每年清明节用柳枝代替亲人,与亲人告别,若干年后,又到旧地,柳木已经枯萎,代表亲人已经忘却世间欢乐悲伤,不再纠缠,这样的心态才是最好的。
柳树寿命比人类长,在青春时期要把它打下来,放在家门口,表示离别,是古代一种常见的送别方式。而柳枝折断时射出的汁液,犹如倾泻的眼泪,有着孝子送别的涟漪和江南女儿快意婉约的风韵。此后,折柳送别成了流行的风俗,逐渐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唐代白居易所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折柳送别,已成为中华典籍中的美妙诗句。此外,折柳送别也成了一种隆重的礼仪,如唐朝时,官员卸任前都要折一枝柳枝,并沿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