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字之中,亲作为一个气概的定义与强烈的情感体验经常出现在句子中。用亲来修饰较近的亲戚,如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一般不言自明。那么,亲字的部首是什么呢?答案是,它的部首是口,不仅如此,口字的原型是“口舌喉”,口代表着说话的“声音”,既然是亲挂在了口之下,也就代表亲属之间的情感交流需要通过口语完成,可谓是部位与含义的恰当契合(其实在古代,“口”在篆书中与喉有着明显的联系)。
在中国的演化历史中,篆书一直居于显要地位。篆书2000多年的历史,是书法史上最悠久的一个阶段,相当于西方文化史上的古希腊阶段。所以,作为一个汉语学者,一定不能不从篆刻这回事来探寻演变之路。在我们今天的标准汉字中,亲的写法与篆刻时代有着相差甚远的差异,而亲字的部首“口”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现代标准汉字中的“口”字。
在这当中,还有一个美妙的转折;在初步的写字规范体系建立起来以后,民间的书写风格也逐渐得以尊重。在家书、民信、劝善良等方面大量运用了民间书写的“点、横、折”三种简单的笔画形式。为了简化字形,像亲这样的汉字词在流行过程中常常要进行演变,演化出相对简单的巷h而成为易于书写、使用的现代标准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