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时间的计算是以时辰为单位的,一天被划分为十二时辰,每时辰大约对应两个现代小时。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更半夜”,其实就是每天的卯时(早上五点到七点)之后,再过两时辰(即两个现代小时),也就是晚上十一点左右,此时正是深夜。
在古代,人们普遍生活在没有电灯的环境中,夜晚光线昏暗,很难看清时间。而半夜时分,大多数人都已经睡觉,环境也比较安静,因此时辰更替的声音相对突出,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虽然“三更半夜”并没有具体的时间点,但它常常被用来形容深夜时分,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大家应该休息了。对于爱熬夜的人来说,或许应该多多注意自己的作息,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