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学校里,成绩是一切。一旦失误,就不仅是分数的问题,还有老师和同学的压力。我做错一题,他们就C我一次,这是许多学生的常态。然而,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是什么?
首先,它是让人们在深度焦虑的环境下生活。长时间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会导致心理健康的问题,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特别是在我国新高考综合素质评价下,大学入学也不再只以成绩为根据,但这种教育方式似乎已经深入了学校的文化之中。
其次,它有可能带来很高的成就感。这种教育文化不仅让同学们在高强度的竞争中形成了良好的做事态度(认真审题,对知识的执着追求),而且也激励了许多具有学习能力的学生一直前进、不断突破。如果用得当,这种文化还是能有不俗效果的。
竞争不可避免,但是,重要的是如何发挥它的最大价值。现代的教育,是否应该摆脱“惩罚思维”,以及培养具有深度思考和创新思维的学生,这是一个更广泛的问题。学生不仅需要好成绩,而且还需要富有人文关怀的社会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