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关门大吉这个寓意竟是从一道菜肴的名称中而来的,久而久之,人们便熟知了这个成语,并不断地流传下来,直到如今,仍是口头禅之一。相信大家都至少听说过一遍这个成语,但你们真正了解它的来由吗?下面就由本篇文章带你走进这个来历深厚的成语的世界。
关门大吉最早是一个顺口溜,大致意思是:关掉门,带走晦气。它在那个年代,是烤制笼屉饭菜时的一个小习惯,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将锅里装满了饭菜的笼屉送进大铁锅内蒸熟,然后翻到另一面再蒸上一段时间,才算熟透。若是翻面之时,发现半锅菜尚未熟透,人们就会说“这笼屉没关好,关门不严”、“关门大吉”!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普及率极高的成语逐渐扩展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方说往事告一段,在北方,每到冬至这一节气,人们传统习惯是“冬去尽,春归来”,喜欢在这一天关灯不上,过了冬至便燃起喜庆的灯笼,意味着这一年的阳光时光已到尽头,复明的日子已经逐渐增多。而在南方,民间自古就有团圆、告别、迎接等一系列形式繁多的“点灯”习俗,其中“关灯送残”是闽南地区民俗中的重头戏,就是在传士讲经之前,点灯五十九盏,吟述《摩诃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五十八卷,另点一盏灯作为闭关大典的结束,象征关门迎接“大吉大利”。可见,这个成语不单单是一个口头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关门大吉虽已不再是一个与吃、睡、拉、撒有关的东西,但它依然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是一个寄托了人们祝福和期望的智慧之语,也是不断传承的文化传统。关门大吉,人勿闭户,愿在未来经年,吉祥、吉利、平安、幸福相随。
一扇关门,一批开启——关门大吉的传统含义和时代意义
关门大吉一词,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习俗。习俗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它的含义具有吉祥、吉利的象征意义。传统的含义是:大门一旦关上,一切怨气恶气随之远离。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关门大吉已经具有了不同的时代意义。
今天,我们常用“关门大吉”这个词汇来表达企业终止运营、个人辞职等一系列的告别场合。这种场合下,意义则是可以更加明确,关门大吉就象征着结束了一种状态,打开了新的局面和前途。也代表了过去的结束和未来的开始。
可以说,关门大吉不仅具有传统文化方面的特色,而且在当今社会也有了深刻的含义。我们应当认真对待这个古老的习俗,从传承中发掘其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推崇这个价值而深入人心的习俗。
关门大吉,造福天下
自古以来,关门大吉一直是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谚语,而这个谚语也有其深刻的含义。
关上门,意味着防止外部的不好的因素进入,保住自己的安全。政府实施严格的封控措施,对于疫情的控制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家可以在家自我隔离,远离病毒,关上门就是为了打开心窗。
关好门之后,也意味着开启了新生活。疫情之后,人们的意识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有清醒的认识,也有更大智慧的决策。现在,全国各地的生产生活正在陆续恢复,经济也在逐渐向好。
因此,关门大吉这个谚语也就有了新的含义,意味着把门关上,敞开心扉,迎接更好的未来。希望所有人都能够健康平安,困境之后必有更好的明天。